呼叫代号丨401,收到请回答!
发布时间:2023-08-28 信息来源:
“四〇一”
前一位表示业务类型,即核工业
后两位表示单位序号,即第一家
1950年5月19日
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前身——
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
被誉为“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”
繁霜尽是心头血
洒向千峰秋叶丹
回顾原子能院73年的悠长历史
有无数科学家胸怀大局、心有大我
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
紧紧联系在一起
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
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
今天
让我们一起重温
那段珍贵记忆
“吃面包从种小麦开始”
为筹建近代物理研究所,钱三强从清华大学请来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,并与何泽慧一起给浙江大学教授王淦昌写信,邀请他到北京共同筹划核科学研究计划,并从事核物理学方面研究工作。彭桓武和王淦昌分别于1950年2月和4月来到筹建中的近代物理研究所,成为钱三强的左膀右臂。
1951年,近代物理研究所部分工作人员合影
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之初,人员屈指可数。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,钱三强四处奔波、延揽人才。一大批科学家陆续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聚集,有实验学家、宇宙线和加速器专家赵忠尧、肖健、杨澄中、陈奕爱、戴传曾、梅镇岳、张文裕、汪德昭、谢家麟、李正武、郑林生、丁渝、张家骅;理论物理学家邓稼先、胡宁、朱洪元、金星南、王承书;放射化学与理论化学家杨承宗、郭挺章、肖伦、冯锡璋;计算机和真空器件专家夏培肃、范新弼。当时还从国内高等院校、科研单位中,调了一批专业对口或相近的科技人员来所工作,包括金建中、李寿楠、黄祖洽、陆祖荫、于敏、叶铭汉、胡仁宇、唐孝威等。到1955年,全所职工已从原来的十几人,增加至一百多人,可谓群贤毕至、少长咸集。
原子能院旧址——北京东皇城根甲42号
当时开展科研工作的条件极其困难,国内没有现成的仪器设备及相应的工业基础,西方国家又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,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做实验用的设备,而所里几乎连最简单的实验仪器都没有。钱三强号召全所职工“自己动手,一切从零开始”,正如他常说的:“吃面包从种小麦开始。”
自此,研究所变得热闹起来。没有仪器设备,科研人员就与工人们一起琢磨,自己设计制造;缺少器材、元件,科研人员就跑旧货摊、废品站寻找可以利用的五金器材、旧电子元件。那些废旧的实验器材凡能修理的,都留下修理继续使用,实在残破不堪的就先拉去“库存”。
1954年初,原子能院从东黄城根迁至中关村物理大楼
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,近代物理研究所(1953年更名为“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科学院物理研究所”)在加速器、核探测器、核电子学、放射化学、理论物理等方面初具规模,并取得不少重要成果,造就了一批人才,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。
“一堆一器”开启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原子能时代
1955年初,我国决定从苏联引进一座重水型实验性反应堆和一台回旋加速器(简称“一堆一器”)。为给新基地选址,刘伟、张献金、钱三强等几乎围着北京城跑了半个月,最后看中了北京西南郊的房山坨里。1955年10月,中央批准建设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,这就是今天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。1955年11月,基地破土动工;1956年5月,“一堆一器”开工兴建。
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
由于当时基础设施、交通条件都比较差,筹建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难。基建办公室设在一个破庙里,工作人员分散住在附近村庄农民家中。广大工人、干部们为早日建成新基地,不怕严寒酷暑、风吹雨淋,夜以继日地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战。仅仅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,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、综合性的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,就在那昔日荒滩田野上奇迹般地屹立起来了!
“一堆一器”移交生产典礼现场
1958年9月27日,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。“一堆一器”移交生产揭幕典礼隆重举行。《人民日报》盛赞,“一堆一器”的建成,标志着我国已经跨进了原子能时代。”同年,物理研究所正式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。
“一堆一器”的建成,不仅为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核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,也为核工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实验条件。从基础研究到“两弹一艇”技术攻关,再到和平利用原子能,“一堆一器”为原子能院的发展、为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核事业的发展,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。
1984年和2007年,回旋加速器和重水反应堆先后完成历史使命,分别光荣退役和永久停闭。“一堆一器”不仅是我国核科技发展的象征,更是精神和文化的象征,先后入选中央体育彩票 工业文化遗产、国家工业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原子弹的“引信”从小小工棚诞生
1959年,苏联拒绝向我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技术资料,党中央做出自力更生为主发展核事业的决策。自此,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全面转入为建设核工业、研制核武器的轨道,并在这一年改称四〇一所。这个代号使用了长达二十余年,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。
点火中子源是原子弹引爆装置的重要关键核心部件之一。1959年开始进行点火中子源研制时,所长钱三强把这项任务交给了10室的王方定小组。制造这种中子源所用的材料需要在充分的防护条件下工作。然而,当时条件十分困难,不仅没有仪器设备,连起码的实验室也没有。
钱三强安排另辟蹊径开展工作,他对王方定说:“居里夫人的实验室曾是一个工棚改建的,我们也可以建一座工棚实验室,这样有许多好处,可以很快开始实验,较少受到外界干扰,任务完成后便于处理。这个工棚外表可以简陋些,但里面要尽量做得符合放射化学工作的要求。”
王方定小组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点火中子源的工棚
就这样,只花了一个多月的功夫,以沥青油毡作顶棚、芦苇秆抹灰当墙的5间工棚就在四〇一所建起来了。科研人员拣了别人不用的旧手套箱,加工一些简单器具,实验工作便开始了。夏天室温高达三十六七度,科研人员还要穿上三层防护工作服,戴上两层橡皮手套,每次实验后,汗水将全身工作服都浸透了。严冬季节,天寒地冻,自来水管都被冻裂了,仍然要坚持做实验。为了防冻,晚上做完实验,科研人员只得把液体药品和试剂搬到有暖气的房间去,关好水井阀门,放掉自来水管里的水,第二天上班,再重新复原。
他们对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也非常严格,每当建立一种鉴定方法时,都必须用另一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核对,只有达到准确、无误才算过关。王方定小组一步一个脚印,三年中做了978次试验,终于找到了理想的生产工艺,制成了高标准的优质化合物。
1963年12月,四〇一所如期拿出第一批合格产品,为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引爆装置贡献了力量。
在“氢字号”方面先走一步
氢弹的研制,在理论和制造技术上比原子弹更为复杂。1960 年,二机部决定由四〇一所先行开展氢弹的理论预先研究。所长钱三强在传达上级指示时说,“现在九院正忙于‘原字号’,四○一所应在‘氢字号’方面先走一步,做些准备。”
于敏(左二)在工作中
四〇一所抽调了一部分理论骨干和数学骨干,组成了以黄祖洽为主的轻核理论组,不久何祚庥、于敏也加入进来。他们三人都极富追求科学真理精神,讨论起来绝不轻易让步,好多新的思想就是从这种热烈的讨论和争执中产生的。当时不用说电子计算机,连手摇电动计算机也只有少数几台,科研人员只得靠计算尺加班加点,办公室每晚都是灯火通明直至深夜。
到1964年年中,四〇一所已对氢弹各种物理过程、作用原理等进行了探索并有了一定掌握,对氢弹的整体结构也有了初步设想,并先后写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报告60余篇。1964年秋,于敏率队到上海,用当时华东计算所的国内最快计算机,对一些主要参数作仔细计算,还就个别方案作了整体计算,提出了从原理到结构基本完整的设想。这近四年的艰苦奋斗,为后来的氢弹原理突破和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1967年,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
1966年12月28日,氢弹原理试验成功;1967年6月17日,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。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试验,我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,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。
以身许国、敢为人先、严谨求实
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。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、核工业精神和“以身许国、敢为人先、严谨求实”的院训,从此便成为原子能院的基因,融入血脉、代代相传。
当历史掀开新的一页,我们迎来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。原子能院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核科研院所的新征程,建立了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唯一、世界领先的综合性核科技研发设施与平台体系,是我国核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,是核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。
聚焦国家战略需求,原子能院不断突破原创性、颠覆性核科学技术,全面提升策源水平与创新引领能力,在核材料、核动力、先进核能、核燃料循环、基础研究等领域取得一大批成果。高科技成果加速转化,形成了反应堆、放化后处理、退役治理工程的整体设计与服务能力,系列化、型谱化加速器研制与应用能力,非标装备研发与行业试验能力,确立了原子能院在我国核工业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军地位,为实现核工业全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发挥了巨大作用,为建设平安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、健康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、美丽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做出重要贡献。
奋进新征程,建功新时代。原子能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彩票中奖号查询 特色体育彩票中奖 主义思想为指引,按照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,瞄准十四五“13717”发展目标以及“四个跨越,一个引领”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,守正创新、勇毅前行,全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体系能力提升,奋力取得一体化快堆先进核能系统建成等一批标志性成果,形成北京基地和京外基地“一院两地、功能互补”的新发展格局,为全面建设体育彩票中奖 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更大力量。(策划:体育彩票中奖结果 集团宣传文化中心/来源:原子能院/海报:朱灵钰)